浠水许多名人与武汉有交集,清朝状元陈沆写有6首咏黄鹤楼的诗,至今留传。传说,嘉庆皇帝对陈沆才华甚为肯定,于是钦赐"唯楚有才"的匾额,悬挂在"黄鹤楼"上。在此,辑录闻一多、孔庚、汪以南(伯雅)、闻钧天四位浠水名人在武汉名胜古迹上所留墨宝,以抛砖引玉。如有遗漏,诚请补缺。
1、闻一多题写“国立武汉大学”牌坊。
上世纪三十年代,武大在街道口修建了一个木制牌坊,为四柱琉璃飞檐木结构,结构古朴、描金彩绘,正面书有“国立武汉大学”的校名,背后刻有“文法理工农医”六个大字。这个木制牌坊目前尚未见到有确切记载的建造年代,但是从武大历届毕业纪念册上的照片分析,木牌楼在1934年6月前竣工是可以确定的。 可惜此木制牌坊于1935年被龙卷风刮走,后来又重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的校门,也就是在街道口的那座牌坊,据历史照片分析,估计建于1937年夏天。
而现在武大正门处的这座新牌坊,则是在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由深圳校友会及其它海内外校友集资仿照老牌坊建造的。四根八棱圆柱,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上书“国立武汉大学”,也用的是原有墨迹。
对于“国立武汉大学”牌坊校名的题写者的认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闻一多所写,这是目前为流行的一种说法。1928年闻一多任武大文学院院长时,为武大文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作出很多贡献,武大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就是他首设的。武大所在地“珞珈山”原本叫“罗家山”,改名“珞珈山”也是出自闻一多的灵感。据传武昌街道口和武大新校门上正面苍劲有力的楷书“国立武汉大学”、反面的篆字“文法理工农医”均为闻一多所题。他还为武大设计了一枚三角校徽,被采用为对外的印章徽记,现都已成为武汉大学永远的骄傲。
此外,校名题词者有蒋介石、汪精卫、于佑任、蔡元培等各种说法。
2、孔庚题写黄鹤楼公园岳武穆遗像亭。
孔庚,朱店王祠人,清末秀才、同盟会员、辛亥元老。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1922年在京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参议。陈炯明叛变,孔为讨逆军中央直属鄂军军长。曹锟贿选总统,孔任讨贼鄂军总司令。大革命时期,曾经和毛泽东、施洋“桃园三结义”结为把兄弟。1933年2月出任湖北省府委员,并提议将蕲水县改浠水县。1949年1月湖北各界人士倡导和平运动,在湖北参议会开会,孔却为保存蒋家法统发言,被轰下台。1950年2月,在武昌粮道街寓所病逝。
岳武穆遗像亭简称岳飞亭,位于武汉市黄鹤楼景区内。 1937年武汉的抗日群众团体在原岳庙废墟中清出一尊刻有岳飞半身遗像的明代石碑,即移此建亭供碑,以弘扬民族精神,激励人民大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热忱。
亭为木石结构,六角攒尖顶。亭额刻“岳武穆遗像亭”六字,为孔庚所题,其下石柱楹联为:“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家国,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维张”。碑上所刻岳飞像,线条遒劲,意态英武,亦属艺术杰作。像上方列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云南太和(今大理)张翼先撰写的四言像赞。
3、汪以南(伯雅)题写中山公园牌坊。
汪以南,少将,字伯雅,洗马羊角桥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科毕业。1938年任湖北省军管区少将参谋长,1941年任江汉师管区司令,1946年8月退役,1948年加入民革,在武汉从事策反等项工作,1949年5月在武汉迎接解放。
民国十七年(1928年),原汉口市政府倡导建中山公园,李宗仁先生等认可,将汉口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并于1928年10月12日扩建开工。时任汉口警察总局局长的汪以南负责修建公园,并题写四个魏体大字。
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10日中山公园试开放,面积为170亩。民国十八年(1929年)10月10日,中山公园正式揭幕对外开放,汉口各届人士及市民五万余人参加开幕大会。
4、闻钧天题写黄鹤楼公园牌坊。
闻钧天 (1900—1986.12) ,浠水巴河人。 擅长中国画 。曾是国家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湖北分会顾问、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湖北分会理事、 早年毕业于南京美专和东南大学。 历任西南美专和社会教育学院教授、武汉画院名誉院长、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长。
1985年,黄鹤楼主楼前的牌楼建成前,请艺术大师闻钧天书写了“三楚一楼”、“江山入画”等字。闻钧天按传统写法,将“一”写成“乙”,于是成了“三楚乙楼”。当时有领导看后说:“甲乙丙丁,乙是第二名啊!”牌楼的施工刻不容缓,年轻气盛的余楚民为救急,按闻先生的运笔风格和气势,提笔补了一个“一”字,遂成现在人们看到的“三楚一楼”。后来闻钧天本人看到了,也拈须赞成。